找到相关内容1593篇,用时5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1990年以来日本学界中国禅宗研究热点述评

    涅架经》、《胜鬘经》、《维摩经》、《大乘》为典据。最后,他以S.2692为底本,以北京图书馆日30、淡36、咸26、新本1298为参照本,进行校订。   文献方面另外研究热点,便是各种语录的整理、...结合,同时从《七种礼法》与《文殊师利无相十礼》以及其他如来藏系经典中探讨三身本有的思想,最后提出《坛经》的无相戒是传授菩萨戒情形的记录。   冲本克己从禅宗灯史思想史的意义、《》与禅宗、从安心...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74963840.html
  • 《六祖坛经》的思想

    慧品有「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注56);在忏悔品有「无相忏悔」(注57)、「无相三归依戒」(注58)。「无念」一词最早见於《大乘》(注59),但《坛经》是不是受了的影响,不得而知;...。第一种叫《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通常被称为《敦煌出土六祖坛经》;第二种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中国通用且流传最广的一种,乃元朝至元年间比丘宗宝所编,而...

    圣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0963968.html
  • 《坛经》中的不二思想及其在慧能禅法中的意义

    后来五祖弘忍又依据《楞伽经》提出“境界法身”。慧能以《大乘》的“一心二门”说为根据,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  在佛教中,“心”一向有多种涵义。宗密的《禅源诸诠集都序》在述及心的“名同义别”时,曾...舍”的态度。佛性作为诸法实相,它只有超越诸法的两边,才能显现诸法真实。所以慧能说佛性非常非无常、非善非不善、无垢无净。慧能在经中大力讲佛性不二,其实是使佛性回归到大乘空宗的基本教旨上去了。诸法实相超...

    法 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2663986.html
  • 从中国佛教看中国文化的走向

    纯属佛教领域的问题,又明显地向更具普遍意义的“心性”转化。它的系统化总结,是《大乘》。此以“心”为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体,而“心”被双重化:其静态的因素是永恒的主体;其有变化的成分,则是世间的...,佛教的派别也多。一般把比较接近原始佛教的派别称为小乘佛教;对原始佛教作了彻底改造的那些派别称为大乘佛教。尽管中国佛教的早期尚不清楚大小乘的界限,但自发地向大乘倾斜则异常明显;自东晋后期,在三学和...

    杜继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4064122.html
  • 敦煌本《坛经》的佛经引述及其在慧能禅法中的意义

    的关系,二者同体不可分开。好象《大乘》中的“生灭心”与“真如心”那样。正因为如此,在很多场合,自心或心与佛性经常被当作同义词使用。  至于本心这一用语,在敦煌本《坛经》中出现9次,皆与真如佛性... 慧能在这里不外是说,佛与佛国净土本来就在人们自己的心中,只要净心行善,西方净土就在自己眼前。“但行直心,到如弹指”中的直心,与引文中的“自净其心”、“悟无生顿法”、“悟顿教大乘”,在解脱的意义上...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53064296.html
  • 佛教怎么看待战争?

    各地仍有层出不穷的冲突与战争呢?过去中国圣贤讨论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的问题,佛教的《大乘》则言“一心开二门”,一个是“心真如门”,一个是&ldquo...包容别人有不同的观念、意见与欲求。慈悲,就是待人好,能调换彼此的立场,慈悲心就容易生。所以,“无我、慈悲”不能等闲视之,将此扩展开来,确实能达到世界和平。   国际佛光会成立...

    星云大师

    佛教怎么看待战争?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2764429.html
  • 周叔迦:八宗概要(2)

    》,流传为摄论师学派。真谛又译有《大乘》,后来成为贤首宗重要典籍。  摄论师立九识义,以第八识(阿黎耶识)为妄,第九识(阿摩罗识)为真实。第八识是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亦名无没识,九识乃名净识。对...圆满成就真实的诸法自性,这是真实情况的本质,也就是真如理。《摄大乘》中用绳来譬喻三性。绳是由麻和人工等因缘所成,喻如依他性。绳的实质是麻,譬如圆成实性。人们不知是绳而误以为是蛇,譬如遍计所执性。就...

    周叔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04464551.html
  • 禅是佛教吗? ——“批判佛教”关于禅的观念检讨

    、瑜伽两系,根本不必以如来藏学说作为第三系而混入佛教的系统中。   “本觉”(hongaku)是中国本土化佛学的概念,却是如来藏观念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它肇创于《大乘》这部被认为中国人伪造的论典。...是诸法本源,所谓“我见诸法空相,变即有,不变即无,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这个“心”确有发生的意义,这里的困难是,“心”可否作一实体性的读解。有学者借牟宗三对《》“心真如”的解释,来说明对“心...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14864599.html
  • 华严判教理辨异

    独特的教法直接和单独地指向于离言的真如法性,且隐于诸法的法相差别。此依言门与离言门的差别,系依《大乘》中所开的依言真如与绝言真如二种教法而立。《一乘教义分齐章》中云:“中,约顿教门显绝言真如...,故严格而,此教判实非华严宗本位立场之判教论。  华严四教判中,重要的有法藏于《论义记》及慧苑于《刊定记》中所提出者。慧苑之四教判历来即被视为华严宗义之歧变异出,其中的一些具体内容下文中再另行...

    吴可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72664923.html
  • 宗密的禅教会通论

    ldquo;真如”、“生灭”,也即性、相。依据《大乘》,宗密说道:“马鸣菩萨以一心为法,以真如、生灭二门为义。”不变、随缘,真如、生灭,性、相...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华严经行愿品疏钞》、《注华严法界观门》、《原人》等,尚有《论疏注》、《佛说盂兰盆经疏》等,但更重要的当系对《圆觉经》的注疏,如《圆觉经大疏》、《圆觉经大疏释义钞》、《...

    潘桂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3365004.html